【扎扎实实开展第二批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——典型风采】在岗一分钟 干好六十秒
12月14日下午6时半,闫忠生在办公的地方抱歉地给妻子打电话:“迟点回去,开个安全管理会,不用等我吃饭了。”挂了电话,他就走入了公司会场。
作为安泰集团机焦厂党支部书记、分管生产安全的副厂长,闫忠生挺忙,能够理解。但奇怪的是,记者在他办公室没看到任何荣誉证书,甚至是他2017年获得的“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”也不见踪迹。问及缘由,办公室工作人员悄悄地说:“各种各样的证书,满满一抽屉呢,书记不让挂,说‘咱就是一个技术干部,要有静心做事的工匠精神,才能对得起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培养’。”
“闫书记是我学习的标杆!对待工作,他勤奋好学又不怕吃苦,让大伙儿十分敬佩。”说起闫忠生,同事曹晖打开了线年,刚刚调入安泰集团机焦建设部的闫忠生,和曹晖一起被公司派往邯钢,进行为期9个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。刚开始,邯钢的师傅保守,不愿传授技术,只是让他们打杂。问问题,人家说:“你们先看,看完再说。”这样过了一段时间,曹晖开始心灰意冷,打算到期回家算了,但闫忠生没有放弃。
“他每天都很勤快,提茶倒水、打扫卫生,三九天为车间擦玻璃,硬是让师傅暖了心,开始手把手地给我们传授知识。”时间虽然已过去了17年,但曹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,那一段时间,闫忠生一直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,将师傅说的关键话,都仔细地记在本上。
时任安泰集团领导的李文华说:“在当时送去邯郸培训的那么多学员中,闫忠生文凭不高,却学得最好。主要是别人是学习完就拉倒了,他却不是。他上班向师傅请教,实地操作;下班后还要加班加点学习理论知识,查阅资料,相关培训教材都学得透透的。”
“闫书记是个有心人。”曹晖补充说,“在污水处理工段学习时,为了找到‘A-A-O’工艺有关的资料,他利用休班时间,带上笔和纸,跑遍了邯郸所有的专业书店查询、摘抄。所以,培训结束时,他就成了我们这一批人中的佼佼者。”
“现在他就更厉害了,各工段的生产原理、工艺流程、工艺参数、控制指标、设备结构、动力管网,都了如指掌。车间工序中,3万多个密封点、3000多只(最大的1.6米,最小的10毫米)阀门,他都了如指掌。”和闫忠生共事多年的王志刚钦佩地说。
在不断的学习中,闫忠生也从一名普通工人,慢慢成长为车间主任,后又进入负责安全的管理层。
2003年10月,闫忠生在机焦建设部负责产品区土建安装工作。前期施工阶段,因工期紧任务重,所有工号要同时开工,各专业交叉作业,现场管理困难极大,极易造成二次搬运。
着急之时,时任建设处指挥长的杨锦虎与闫忠生商量,如何确保设备一次性进入相应工号?
接到任务后,闫忠生组织工人加班加点,事先平整道路,清理现场,了解工艺布局和设备性能,然后科学安排设备进入工地部位。20万平方米的工地,所有工序在他的组织和协调下井井有条。
事后,杨锦虎感叹道:“250件套大型设备70%一次性到位,没有一件损坏,为公司节约了二次搬运费,也只有闫忠生能做到。”
“我的儿,我清楚,他就是个工作狂。工厂离家只有几里路,有一次因为厂里的事,他居然一连8天没回家,我怕他出事,专门跑到厂里见了面才放心。”说起儿子,父亲闫祥禄满脸心疼。
父亲说的事,发生在2004年。当时厂里锅炉房的煤气主管阀门出现故障,造成锅炉熄火,全厂停送蒸气,如不及时抢修,煤气净化各工序只能全部停产。
当时,闫忠生带领净化车间的工人和技术员坚守岗位。人员紧缺,他就亲自动手,拆阀门、通管道,没日没夜持续工作了8天。
同事高红兵说:“当年为了焦炉按时投产,闫忠生也是这样,在工地上连轴转。这些年,他十天有八九天都在加班。”
对于闫忠生来说,干一行爱一行,还不单单是兢兢业业,勤奋工作,认真完成企业交给的各项任务。
机焦工艺设备存在设计和制作缺陷,初冷、粗苯工段在运行中,生产的基本工艺一直不稳定,产品回收率很低。是闫忠生细心钻研,通过多次研究和试验,成功制订了冷鼓、粗苯改造方案,并在5个月内完成了技改任务,使得净化车间生产稳定,各种化产品回收率大大提高。
据曹晖介绍,粗苯工序工艺改造后,不仅解决了再生器排渣问题,产品质量合格率还达到了100%,粗苯产量提高,且每月降低洗油8吨至10吨,年创效益60万元;鼓冷系统综合改造,首先解决了初冷器堵塞这一大难题,提高了焦油回收率,年增加效益80万元。其次解决了长期以来甲苯不溶物超标的质量上的问题。同时,实现初冷器冷却水和放空水回收再利用,年可节水5万立方米,整个车间实现了废水零排放。
2017年9月,以闫忠生名字命名的“闫忠生劳模创新工作室”挂牌成立。在他的带领下,安泰集团机焦厂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5项,累计为集团创造效益1000余万元。
2018年,闫忠生又完成一项创新项目——“水帘降温装置在空压站进风口的应用”,解决了夏季空冷空压机因环境和温度高不能稳定运行的行业难题……(白续宏 陈金花)